当前位置: 首页 >> bak >> 团队建设 >> 理论视点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径

发布时间:2011-05-01    访问次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径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金民卿研究员

                                                      2011-04-27 22:58:14       作者:庄宇辉     来源:《深圳特区报》

\

党的七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深圳特区报资料图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报从今天起在《理论周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专栏,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历程,总结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今天刊发的是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对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金民卿研究员访谈敬请关注。 ——编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虽然经历了一些艰难挫折,但总的来说走的是一条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之路。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金民卿研究员近日在接受本报驻京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创新。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90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90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记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丰硕的创新成果。那么,请您具体阐述一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金民卿: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由世界性理论向民族性理论转化的民族化过程,由经典性理论向当代性理论转化的当代化过程,由普遍性真理向具体性实践转化的实践化过程,由精英化理论向群众性意志转化的大众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三个逻辑环节。一是学习与坚持。就是全面准确地学习、宣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武装头脑,并以正确的态度坚持和运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越来越深入,理解越来越透彻,信念越来越坚定,运用越来越娴熟。二是结合与转化。就是在学习坚持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突出强调它的实践性、发展性和针对性,实现理论风格的空间转换,理论应用的时间转换。三是发展与创新。就是根据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思想上不断解放,实践上不断创造,理论上不断发展,提出新的理论体系、概念论断、对策思路,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具体展现为四种存在形态。一是中国化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中国化的实践道路,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核心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三是中国化的政策体系,这就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提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四是中国化的民族风格,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若干重要历史节点

  记者:请您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金民卿: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经历了一个奠基、萌芽、起步、形成、发展、丰富和不断完善的长期而开放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的关键阶段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

  “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鲜明的时代主题、巨大的理论创新空间、坚实的阶级基础、多层次的理论创新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初步基础得以确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八七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土地革命这个核心问题,发掘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长点,制定了武装斗争的新方针,引领武装斗争的理论自觉逐步向实践跃升,提出了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任务,开启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探索历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意志,初步展现了独立自主的风格,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理论家正在走向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真正起步。当然,起步之旅充满艰辛,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多次遭到机会主义、教条主义干扰而历经磨难。

  《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论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初步产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经典命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态度和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初步形成。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次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正式诞生。

  从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高度集中全党智慧,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并把它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适应历史转变,科学回答“执什么样的政和怎么样执政”、“怎么样把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怎么样从革命转向建设”、“怎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等重大历史课题,初步形成执政党建设和新政权建设理论,以发展生产为中心、城乡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新中国建设的政策体系,掀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上的一次理论创新高潮。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道路,初步探索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并研究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形成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积累了思想素材。但是,这个可贵的探索后来由于极“左”思潮泛滥和教条主义盛行而被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么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实现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记者: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请您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有哪些值得重视和记取的经验教训?

  金民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的教训,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构成了当代理论创新的宝贵财富。

  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任何教条主义的做法都会在实践和理论上造成严重后果。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偏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当时还没有全面介绍到中国,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处于不完善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党之所以多次陷入错误路线的漩涡,与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分不开。“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被严重割裂化、碎片化,错误理论得以产生并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近乎中断,教训是惨痛的。为此,邓小平反复强调不能丢老祖宗,但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理论精髓和科学体系,而不能片面地割裂它。

  实事求是地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任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模式的做法都不可能真正形成实践和理论的成果。土地革命时期,党之所以在革命道路、土地问题等方面产生过重大失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当时还没有摆脱对共产国际的依赖,没有摆脱对俄国革命模式的照搬照抄。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就在于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长点,任何主观主义的空谈和盲动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革命时期,党深入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矛盾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党牢牢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矛盾特点,创造性地解决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下,怎样把握新的时代特点和矛盾态势,发掘新的理论生长点,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新课题。

  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交锋中展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基本路径,任何放纵和“宽容”错误思想的做法都将给党的理论创新造成混乱。邓小平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思想政治方面的四项基本原则,其根本就是要反对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以免其扰乱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建设,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 金民卿简介

  金民卿,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社科公司党建党史学科负责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主要从事文化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出版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等著作。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一条:孔子“患不均”论新诠
下一条:国学的不同内涵及其继承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