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bak >> 团队建设 >> 理论视点 >> 正文

张雷声 龙晓菲 邓春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报告(2006-2011)

发布时间:2013-09-23    访问次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一个二级学科。自2005年底中央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学术研究、团队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本研究报告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2006年至2011年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做出梳理和概括。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学术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发展中,理论界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术研究。这里,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涵和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以及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需把握的原则四个方面,对2006—2011年间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作出梳理和概括。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涵和特征的研究是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的理解上,我们把理论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概括为“三个主要视角”,即“一以贯之”的整体性视角、立场观点方法论视角、马克思主义本质视角。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征的理解上,理论界虽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分歧,但是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则是理论界的共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团队建设的起点问题。理论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三个组成部分“一以贯之”的整体。不同于传统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地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是指“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一以贯之”的理论和逻辑。从整体性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同时,它也必须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即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区别于特定条件下的个别论断和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理论表述)”,并且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最基本、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其中,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具有基础的根本的意义,基本观点是在基本立场的基础上运用基本方法得出的,当然,基本立场、基本方法本身也包含有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是通过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体现的。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比较典型的有“世界观方法论体系”说、“普遍规律”说、“无产阶级革命”说和“人的解放”说等。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简称人民群众解放的科学。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简称人民群众解放的科学”。类似的观点还有,“马克思主义就是人类解放的科学,或者更简明地说是‘人的解放学’”。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特征问题上,除整体性特征是学术界的共识外,有的学者认为“时代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也是其主要特征,有的学者认为,整体性和综合性”、“政治科学性”、“当代本土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特征。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具有的特征是:“一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相对于个别原理而言,基本原理是对更为广阔时空领域的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反映。三是与之相适应,基本原理更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它不会因为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四是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更为普遍的和根本的指导意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概括,是近几年来理论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理论界主要的分析视角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多层次、由不同观点构成,以及由立场、观点和方法构成。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包含多层次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不同层次的基本原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二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实践中的运用而形成的基本原理;三是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第二层次的基本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中运用而形成的基本原理。其中,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核心的内容、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第三两个层次基本原理的存在又是第一层次基本原理进一步运用的结果,这表明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有意义。有的学者从理论体系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导论”、“第一部分,世界的发展规律及人的实践”、“第二部分,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解放的规律”、“第三部分,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不同观点构成的理论体系。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中提炼出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究竟有哪些?有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为14个方面:“1.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的原理;2.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和发展规律的原理;3.关于时代本质和发展阶段的原理;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原理;5.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原理;6.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7.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8.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理论;9.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10.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说;11.社会主义革命(包括改革)和建设规律的理论;12.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共产党建设的理论;13.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原理;14.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原理等。”还有学者认为,“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观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要义”,“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是连接这三个要义的轴心。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包含一系列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体系。这是理论界大多学者持有的观点,只不过对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所指有不同的阐述,对基本方法的概括主要集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群众观点”等方面。具体说来,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唯物主义、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立场。基本观点有:“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以辩证的方式存在的、人的认识是一种能动反映的观点、生产劳动的观点,或更进一步抽象为社会实践的观点、群众史观、社会进步论和人类解放论”;基本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坚持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理论、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理论。而基本原理的逻辑展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群众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等等。”另外,围绕“人本立场”、“实践观点”和“辨证方法”三个层次,又可以分别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基本原理;主要阐释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看法外,还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的存在形态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原生形态”是指“成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文本形态。”“次生形态”是指“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这种文本中提炼、概括和表述出来的理论内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撰写的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著作、教材。”

  总之,无论从什么角度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都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有层次的,是由一系列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一以贯之”。

  3.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研究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几年,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综观学术文献,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等方面。

  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理论界普遍认同从整体性视角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关乎马克思主义本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作过经典的论述,即马克思主义的“完备而严密”,这种“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整体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之一,还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原则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区别于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进行分门别类的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人类提供了整体性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围绕共产主义这一社会理想共同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研究对象贯彻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整体性研究中。从整体性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者认为,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理解为方法的整体性、逻辑的整体性,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即历史的整体性三个方面的交织交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也可以通过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及其运用得到充分体现。也有学者强调,可以从“研究对象上”、“逻辑范畴上”、“根本属性上”和“学科结构上”四个方面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包括研究方法的整体性、理论内容的整体性、逻辑结构的整体性、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意义。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同时,“对整体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也是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历史方面和逻辑方面的严整性的需要;其二,只有做这方面的研究,才能够说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各个原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其三,是反对肢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其四,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建设的内在要求。”

  4.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需把握的原则

  以整体性原则、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是理论界的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要遵循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的原则,二是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原则,四是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有的学者认为,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中,除了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外,还必须根据实践性原则,紧紧抓住“两个围绕”,“一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主题,即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的思想宗旨,即无产阶级争取自身的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并据此建构起具有三层次的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知识系统。也有学者认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有:“整体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文本解读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基本原理与理论形态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此外,还有学者从理论、学科和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必须把握的原则,即“科学性的理论基础原则”、“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原则”、“整体性的理论构建原则”、“可操作性的公司产品原则”。

  学者们也很关注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原本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二是关于传统“三大学科”,特别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在基本原理体系中的体现;四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如何在基本原理体系中得以体现;五是无产阶级实践的新鲜经验和最新理论成果如何在基本原理体系中得以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团队建设的研究进展

  2006-2011年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不断开展学术活动,加强理论探讨,力求在团队建设的各个环节,寻求有效地加强团队建设的可行之路。据有关资料显示,理论界对该学科的研究进展主要反映在学科的内涵及特征、学科队伍建设的思路、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向、学科点的增加、学科的学术活动等方面。

  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及特征

  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学科范围和学科特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5年12月23日下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64号文件),在附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中,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范围规定为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项目课题组(顾海良教授为负责人),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建设的实际,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界定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的科学。”

  在理论界,学者们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4号文件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作了如下阐释。第一,研究范围的“三层面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其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及其方法的研究。第二,研究范围的“两点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一是对经典作家提出的基本原理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二是对当代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第三,研究范围的“五要素论”加“三个相对于”,即在明确学科研究范围和学科含义的基础上把握学科内涵,学科的研究范围是文献依据研究、理论体系研究、现实价值研究、思潮比较研究、理论教育研究,这五个方面的整体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领域。由此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含义归纳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言论”而言;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具体学科”而言;相对于各国的“具体实际”而言,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正是在注重该学科研究范围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基础上,有的学者提出,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区别,就形成了整体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征。还有学者直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内在要求出发,将其特征概括为整体性和综合性、贯通性和逻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

  2.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队伍建设的思路

  学科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队伍建设,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理论界主要从教师素质、学科队伍建设的制度规定、学科队伍组成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提高教师素质是学科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建设的看法,说明了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专业,就必须从整体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教师要成为该学科的能手、行家,就必须提高科研创新素养,提升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和广博的知识,就必须增强科学人文素养,实现“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此外,教师还必须注重人格力量和道德风范素质的提升,因为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师德风范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德行。

  制度化管理是学科队伍建设的必备环节。制度化管理是利用制度的外在约束性,管理教师准入、培养、发展的全过程,为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制度性保障。其关键在于提高制度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为此,必须科学介入,规范进入规则,以整体性的方式介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团队建设中;必须合理定位,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准确定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中准确定位;必须综合创新,关键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形成新的团队建设方式;必须规范建制,加强制度建设。有的学者则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为例,强调指出队伍建设必须把好入口关、培养关和测评关。

  学科队伍的组成是检验学科队伍建设质量高低的一项有效标准。首先,学科队伍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师队伍,普通教师虽是基础的大多数,但团队建设更需要大师级人物的指引和带动,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导师队伍。前者是团队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团队建设的关键,起着核心作用;后者则是团队建设的基本队伍,其质量是衡量学科点整体水平的一个基本指标。其次,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明确高层次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中青年教师等学术梯队的适当比例,这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方面。

  总之,加强制度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导师队伍,构建合理的学科研究及教学梯队,是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队伍建设努力的方向。

  3.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向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硕士生的培养上,要求“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在博士生的培养上则要求“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骨干人才”。据此,规定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是: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有的学者将之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和规范化为,以强化素质为内容,以提高能力为目标,以规范培养为保证。其中,主要应该着力提高的能力有:文献考据和文本诠释的能力、理论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调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较鉴别和理论斗争的能力、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能力。还有学者将人才培养的目标概括为: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即要有着宽而广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面;要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有着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的实践的能力、从新的实践中阐发理论的能力、进行理论创新的能力以及能够在社会舞台上宣传并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

  在该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上,理论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研究生的不同层次作出了具体的划分。根据学科范围及硕士生学习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将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两个方面。根据学科的内在要求及博士生学习具有深入性的特点,将博士生的研究方向确定为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此外,为了培养出符合这一学科整体性特点的,真正能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专门人才,学者们呼吁:有必要迅速改变研究生的生源来自各个不同理论学科的状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层次上培养本科生,拓宽员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各个二级学科上的知识面,为培养合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奠定基础。

  4.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点的增加

  经过2005年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截止2006年1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已达到21个,在10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博士点30个。从该学科所属学校的类别来看,在属于“211工程”建设院校的55个博士点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博士点有17个,占30.9%,仅次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属于“985工程”建设院校的17个博士点中,有7个,占41.2%,与思想政治教育并列第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48个研究方向中,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内容的约有10个研究方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当代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现代文化思潮、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进一步加强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二级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二级学科。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则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随后,经过新一轮的学科点评审,到2011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8号),正式公布了新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在原先的基础上发展为33个。这实际同时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点在数量上有了新的增加。

  总体而言,这几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点的发展是比较快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是有目共睹的。而对各高校该学科点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进一步提升质量,比如在研究方向设置上,应该充分体现专业性质和专业自身的要求,体现自身的研究力量和特点,从而更有力地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5.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学术活动

  团队建设需要专家的指导、引领、带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更是如此。以研究机构的形式,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以学术论坛的形式,碰撞团队建设的思想火花,这是该学科近几年发展的特点。其中“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的作用尤为突出。

  为保障研究会的质量、规模和影响,研究会从成立机构、举办论坛和创办辑刊等方面进行了2年的筹备工作。2006年3月26日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2006年6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至研究会正式成立,共举办了5次主题明确、有针对性的全国高校范围的论坛。与会学者对学科的定位和建设的思路、人才的培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学科与课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学科意识的强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目前该学科论坛已举办了11次。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中心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本着“高学术品位、高学术层次、高学术水平”的原则,出版了2辑不定期的以书代刊的学术集刊《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研究会于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正式成立,并正式将《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更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作为研究会会刊。目前已出版到第7辑。编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主题,以发表这一学科高水平、高层次、高品位的学术研究成果为目标,以推进这一学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会作为全国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建设的研究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学术研究团体,它的成立已成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团队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与此同时,各类论坛也开始活跃于理论界。主要有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建设与发展论坛、高校云顶国际yd333经理论坛、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建设高层论坛、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等。其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团队建设为主题的论坛达多次。例如,2006年7月29-31日在江汉大学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2008年1月1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团队建设”研讨会;2009年4月23-26日在苏州大学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2011年3月26-27日在贵阳召开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2011年4月16-1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高校“原理”课教学研讨会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举行。等等。

  全国高校范围内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汇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激发理论探讨热情,寻求团队建设思路,团结协作,集体攻关,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发展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多样化,需要有更多的以该二级学科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探讨,需要有形式更丰富、主体更多元的学术交流活动,需要有更有效的会议成果的推广和宣传方式,从而让更多的学者、教师明确如何从自身出发将团队建设落到实处。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研究进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员工头脑的现实途径。几年来,理论界对该课程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建设、体系转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

  1.教材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概论》)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首批教材之一,它集全国专家之力,在内容上大胆突破,在结构上大胆创新,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但也存在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的问题。

  第一,教材内容的突破和创新。《原理概论》教材的建设始终以“与时俱进地发展理论”和“凸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基本立足点。

  2007年《原理概论》教材正式出版,在内容上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在突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同时,开辟出阐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新视野,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二是采取了狭义和广义两种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狭义的基础上,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就从定义上明确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但为了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在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时,主要是从原理的角度切入而没有大篇幅展开。2008、2009年的修订版与时俱进地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反映到教材中,2009年修订版更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层面深入阐释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如宗教问题、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问题。

  第二,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具有新特点。《原理概论》教材的新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将之归纳为主题鲜明、主线突出;立论严谨、内容精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具体而言,它表现为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体部分的内容和有机联系上,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教学重点,并注意吸取了理论研究中的新成果,使教材内容更具有现实性和生动性。二是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突出了“四个结合”,即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的介绍与理论观点阐述的有机结合,增强说服力和可读性;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阐发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论述的有机结合,展现了理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现实问题分析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时代感和现实性;注重正文的逻辑展开与每章后思考提示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公司产品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第三,教材建设中的困境。有的学者认为,教材建设中存在着三大矛盾,即教材结构的整体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部性的矛盾、教材性质的抽象性与现实生活的丰富性的矛盾、教材内容的复杂性与课时安排的紧凑性的矛盾;有的学者认为,还存在着教材的统一编写方式与授课对象的层次性之间的矛盾。教材建设中矛盾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显然,教材的发展和完善来源于实践。一方面,实践活动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而要求教材内容要同步更新;另一方面,教学活动的逐步实施,又会给教材的完善提出新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只有正视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教材建设的质量才能稳步提高。由此可见,从教材的编写专家到任课教师,都应该客观反映和探讨在教材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性措施,把教材建设工作也作为教材使用者的工作。

  2.体系转化

  “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员工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三者的转化过程,是《原理概论》课程完成向教育对象阐释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学必须紧紧依托教材,它是确定教学基本内容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保障。但教材的普遍性与员工思想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时代发展性之间的矛盾、教学特点与教材特点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教材,必须实现转化。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转化?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

  在《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体系转化问题上,有的学者提出在转化过程中必须把握“四个要素”,做到“三个着眼于”。“四个要素”即员工思维实际和接受实际、现实发展中最突出的重大问题、教学的环节和方式方法、理论界关于问题研究的成果。“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世界观、方法论的教学、着眼于世界观方法论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教学、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的教学。有的学者提出要遵循“六项基本原则”,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一位、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并适度高于教材、在突出教学重点基础上体现难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遵循教材与灵活发挥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也有学者提出要遵循“三大逻辑”的原则:理论逻辑、认知逻辑与生活逻辑。还有学者分析指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质是促进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实施,它注重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和整体优化,需要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体系向员工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的实质是知识向素质的转化,它要求必须坚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优化教学体系,必须坚持以员工为主体,实行主体转化。

  有不少学者具体地考察了《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体系转化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有重塑教学内容,转换表达方式,探索教学互动,调动技术手段四个关键环节。有的学者认为实现转化的关键是要充分把握员工对《原理概论》课程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员工的“心理牵引”,以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有学者强调了实现这一转化的基本步骤,即由把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到通过案例教学实现从思辨式的宏大叙事向形象性的经验叙述转变,再到实现理论语言向大众化语言的转向。还有学者认为,可把教材各章的重点看作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应当体现教材体系但又应该有别于教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而且应当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合并或展开。

  通过《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有些学者强调实现体系转化的重点是把握“四要”、攻克“四个注意”。“四要”即一要充分体现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内在统一性,这是《原理》课整体建构的内在诉求;二要在坚持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处理好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三要重塑教学内容,科学地处理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考虑的不同侧重点;四要在教学中寻求适当的教学切入点,丰富和优化讲课素材,合理地处理好课程内容抽象性、思辨性、崇高性与青年员工直接性、现实性、功利性的思维特点的反差,处理好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时代发展性的矛盾。“四个注意”即注意教学理念上的偏差,过多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灌输,忽视知识体系的针对性、时代性,以及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教师业务素质总体不高的现实情况;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学体系同教材体系、员工和现实问题结合上的偏差;注意教材要求的统一性与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矛盾的存在。

  3.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对教学的认识、定位和指引,事关教学效果的有效性。适应课程建设的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是提高《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的首要方面。这几年,理论界在探讨中普遍认识到《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必须树立起学科意识、整体性意识、研究意识和现实意识。

  第一,树立学科意识。有些学者提出,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学科支撑和学理基础,课程建设是团队建设的教学实践基础,依托学科支撑是增强教学说服力和保持教学活力的关键;要促进教学实效的持续推进,必须把教学提高到团队建设的高度;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现团队建设的成果。

  第二,树立整体性意识。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它内含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之中,内含于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逻辑联系之中,内含于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始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义。《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树立整体性意识,就是用一种“整体解读法”来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科研。

  第三,树立研究意识。有的学者认为,《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性、系统性的特点要求教育者、教育机构必须重视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有学者强调,必须要以探讨的态度去回答重大的理论问题、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将“结论”强加于人,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员工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

  第四,树立理论与现实结合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它是面向现实并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理论联系的实际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即理论要联系理论的实际、理论要回答实践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理论要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具体地运用、理论要联系员工的实际。

  4.教学模式

  如何进行教学是《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关键点和难点,也是近几年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讨论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有实践教学模式、“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等。总体来看,各种教学模式突出的重点大致如下:

  第一,明确员工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就是在对员工进行“知识——能力——觉悟”教育的过程中,完成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标,是教学与教育的统一,是思想性与政治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当代老员工思想自由、意志独立、个性鲜明,对理论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探索性、怀疑性和自我选择性,对从外面灌输的思想理论有天然的逆反心理。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以员工为教学主体,把培育、促进员工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因此,既要注意文理生对《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掌握的差异性,适当采取差异性教学,也要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老员工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实行“情景创设法”,进行模拟式教学,使员工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在各种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排斥和融合中,在多元化信息社会的各种道德冲突中,提升自我道德判断、自我道德选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二,把握教学重点,注重理论的内在关联。《原理概论》课程具有内容丰富、逻辑严整的特点。理清理论逻辑,扩展理论外延,突出理论重点则成为教学的基本要求。综观文献资料,学者们对该课程教学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系统性、整体性,即注重理论内在的联系。有的学者提出的“概念辨析”教学法就反映了这一点。从方法上讲,它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学习方法自由选用,从而突破单一教学方法或单一学习方法的限制;从内容上讲,它提高了员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认识,促进了员工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等综合技能的发展,实现了“智力教育”与“品德教育”两目标的统一。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内在一致性,要求教学中明确理论与经典文本的联系,注重经典文本的运用。经典文本在教学中的灵活贯穿,可以消除员工对马克思主义的程式化、符号化的理解;可以帮助员工认清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内在思想性,自觉培养对理论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可以有效弥补教材编排体系的不足,教学形式要充分展示经典文本的魅力,把教材呈现的抽象晦涩的理论体系还原为鲜活、生动、富有魅力的逻辑体系。三是要求在坚持教材内容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必须有重点意识、问题意识,合理地安排教学的整个过程。专题式教学就是一个例证,它主张在把握教材精神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理论逻辑贯通的、各自相对独立的主题内容。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索方向之一。

  第三,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是主客体之间现实而能动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对实践性的强调,实际上是提高教学实效、实现老员工主体性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实践不仅包括老员工走出课堂去感受现实的内容,而且也包括让现实问题走进课堂的内容。一方面,老员工可以通过课外的实践感知,将抽象、平面的理论教育转化为具体、立体的实践体验,以深化对理论的认知、理解,实现对理论的运用和检验;另一方面,老员工可以通过对经典原著的学习,全面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展开对理论前沿、社会热点等老员工感兴趣的问题的讨论。教学过程实践性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开放性。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在多视角、多方位的比较中,与时俱进地研究、比较、讨论马克思主义才能使老员工真正把握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真谛;二是针对性。《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开展课堂讨论还是课外实践活动,都必须有鲜明的主题,有针对性。三是互动性。师生互动可以使老员工更积极主动直接地提出自己对理论与现实的理解和困惑,从而由一个理论教育中“被动待哺”的角色转变为“主动觅食”的理论渴求者;可以通过拉近师生距离而缩短员工与理论之间的距离,实现从传统的垂直师生关系向现代的平等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以激发老员工理论兴趣,促进老员工理论认知,培养老员工理论思维能力。四是有效性。何谓有效?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运用理论指导自身认识和理解实践;二是能从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到理论的解释力、生命力和魅力;三是能够完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第四,提倡教学方式走向现代性。教学方式现代性表现为多种教学媒介的综合运用。在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情况下,《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状况,充分利用现代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优化教学资源和环境,借助社会力量与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以提高教学实效。这是丰富教学形式、活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的前提和保障。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模式只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过程的具体条件出发。灵活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构筑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教学中应持有的态度。

  5.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环节中的薄弱环节,但又确确实实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团队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发展,理论界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教学评价是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条件、内容、方法、效果的质和量的价值判断。如有的学者所述,它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部分。诊断性评价主要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在开课前对员工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形成知识——能力——觉悟方面的现状与本门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的判断,为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是依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绩效和存在问题的评价,目的是了解员工阶段性学习情况,找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改进教学;总结性评价是对本门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吻合状况作出的总体性判断,目的是检查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员工的成绩,为下一个教学过程提供经验。针对当前《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评价的现实,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对教学效果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对课程本身特点认识不足,评价主体的能力素养存在局限,评价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等,致使《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着评价目标不够明确、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方法相对简单、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等问题。

  对《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而言,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则是理论界不断探索的问题。研究资料表明,基本呈现两个路向,即一个路向是从宏观上建构评价体系,另一个路向是针对现有的课程考核方法提出种种改良措施。在第一个路向上,有的学者认为,要构建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必须明确合理的评价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形成长效的评价体制,构建多元的评价主体系统,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也就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一致,遵循导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形成包括周期性的教学效果评价体制、长期性的监管体制、教学效果评价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体制为一体的评价体制,构建包括评价的管理主体、教育主体、学习主体、用人主体在内的多元评价主体系统。在第二个路向上,有的学者提出,课程考核采取试卷考试和撰写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这既考查了员工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员工理论理解的深度和运用的情况。有的学者提出,通过改革现有的考核方法,设计和建立能够体现课程性质和特点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为此,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考核目标从以知识点识记为主转向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为主;其次要遵循纲本结合原则、难易适度原则、同步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来确定考核的内容和范围;最后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考核,真正建立一种能够将员工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有效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作为检验教学效果手段之一的课程考核,包括了各种“有形的”方式的考试和评价。但是,考试结果是否真正有效地反映了教学效果或者员工的接受效果,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司产品的效果在表现为显性效果、直接效果、近期效果的同时,又表现为隐形效果、间接效果、远期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司产品的显性效果、直接效果、近期效果与隐形效果、间接效果、远期效果的共生,除了靠教师的自觉,那就是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当前,课程评价体系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6期

原文地址:http://myy.cass.cn/news/722953.htm

 

 

上一条:王宏波 段莉群 陈建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结构
下一条:王宏波 段莉群 陈建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结构

关闭